发布时间:2025-03-10 17:33:45    次浏览
今天下午青岛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处处长汪运富、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丁文龙“网络在线问政”活动,就“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建设项目”等方面问题与网民进行交流。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建设项目被列入2016年青岛卫生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市南区嘉祥路3号(原址扩建),总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规划设置床位670张,投资估算4.402亿元。据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丁文龙介绍,项目预计2020年初即可建成。他表示,2016年1月起,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已经着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编制完成医院改扩建项目预可行性报告,编制初步PPP方案,并为部分科室搬迁选址、做装修预算方案等,项目预计工期为3年。如项目明年初立项,预计2020年初即可建成。另外,丁文龙还介绍了项目的详细情况。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建设项目地上十七层,建筑面积46600平方米;地下一层,局部二层,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 规划设置床位670张,其中医疗床位400张,仍然面向普通患者,养老床位270张,用于符合收治条件的老年患者。投资估算4.402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我市唯一一所同时具备医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老年护理院负责所入住老人一日三餐的配送,并收取相关的费用,医院根据入住老人不同的医疗等级及不同的护理等级停工相应的医疗服务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医院在诊疗中可以根据老年患者发病特点,采用中西药物结合针灸、溻渍、按摩等中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疗效,根据现行医保政策,青岛市社保按每床日170元支付入住老人医疗费用。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现有的医疗条件,尤其是医养结合方面,养老床位由现有的60张增至270张,政府也将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项目建成后将收治什么样的病人呢?丁文龙表示,项目收治范围包括青岛市参保人员因疾病伤残等原因长年卧床,已达或预期达6个月以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病情基本稳定,按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定低于60分(不含60分)且符合规定条件的人员。 收治条件如下: ①需长期保留气管套管,胆管等处引流管,造瘘管、深静脉置管等管道(不包括鼻饲管及导尿管)。需定期对创面进行处理。 ②需长期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 ③因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外伤等原因导致昏迷、全身瘫痪、偏瘫、截瘫、双下肢肌力或单侧上下肢肌力均为0-2级需要医疗护理。 ④髋部骨折未手术、下肢骨不连(腓骨除外)慢性骨髓炎需要医疗护理。 ⑤其他经社保经办机构评定符合专护条件。关于费用方面,住院期间,“医”主要是指医院根据入住老人不同的医疗等级及不同的护理等级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尤其是采用中西药物结合针灸、溻渍、按摩等中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疗效,青岛市社保按每床日170元支付入住老人医疗费用。“养”主要是医院根据患者需求,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提供入住老人的一日三餐等日常生活照料,费用自负。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开展医养结合较早,在老年疾病的医疗、康复、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相当规模的老年病学的医疗护理队伍。做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医养结合,具有可信度。第五人民医院是国内开展中西医结合医疗工作最早的单位之一,几十年来,坚持中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突出中医药的医疗特色。可以根据老年患者发病特点,采用中西药物结合针灸、溻渍、按摩等中医疗法,可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疗效。